全國勞模 呂國平
呂國平,男,漢族,1983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現就職于山西建投四建集團,任砌筑班組長,技師。因在各級職業技能大賽的出色表現,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
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山西建投四建集團砌筑班組長呂國平作為全國勞動模范在會上接受了表彰。從初出茅廬的泥瓦匠到“毫厘不差”的技術能手,再到譽滿行業的全國勞模,呂國平用匠心和堅守,在磚石間書寫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奮斗故事。
呂國平接受表彰前在人民大會堂前留影
1983年出生的呂國平,18歲便拿起瓦刀,跟隨家鄉建筑隊踏入建筑行業。20余年的鉆研與積累,使他練就了“一刀準”的絕活,砌筑的墻體,垂直度誤差不超過1毫米,平整度如同鏡面般光滑,磚縫均勻筆直,宛如精心繪制的線條。復雜造型的砌筑難題,在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晨光穿過云層,在漸次成型的建筑框架上灑下碎金。山西工人晉祠療養院修繕改建項目響起清脆的敲擊聲。一把瓦刀輕盈地挑起砂漿,在磚石間劃出一道銀亮的弧線,隨即精準落下。呂國平叮囑工友:“眼到手到,擺放砌塊時注意把控好手上的力度和放置的位置,灰縫要均勻飽滿,時刻保持墻體的平整度。”
呂國平在班前會上為工人講解質量標準
呂國平介紹說,在入職四建集團后,依托公司完備的產業工人培養與職業技能提升體系,個人技術得到精進。公司組建了鋼筋、砌筑、安裝等多個班組,為產業工人提供了廣闊的成長平臺,同時提高了勞動力調配速率,在降低用工成本、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為急、難、險、重項目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勞務用工保障,目前公司像他一樣的產業工人有近1500人。
呂國平在項目一線
2022年,“呂國平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他帶領團隊累計培養企業自有產業工人砌筑工200余人,50余名成員在各級各類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經過反復試驗,工作室發明了“一種加氣塊墻體后埋金屬架體承載裝置用臨時支撐架”,極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此后,總結形成了“一種非黏土磚切割定位工具”“可調節勾縫深度、更換勾頭的砌體勾縫工具”等多項“五小成果” 。這些凝聚著團隊智慧的創新成果,為企業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和資源損耗,也讓工作室成為行業創新的先鋒。
呂國平勞模創新工作室
他同時還擔任著四建集團職業技能提升管理中心的導師一職。實訓樓里,“就業燃亮生活 勞動創造未來”的標語激蕩人心,學員們正在分組練習砌筑、支模、鑲貼等,備戰今年9月份即將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一手持測量工具,一手撫過墻體上的復雜造型,呂國平告訴學員:“砌筑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細節。看,這幾塊磚的塊拼接不夠流暢,圓弧要慢慢地磨,稍有差池就高低不平,影響整體效果。”
呂國平為即將參加比賽的大學生選手作輔導
在呂國平眼里,一面墻體的成型,不亞于一場細膩的藝術創作,每道工序都是對耐心與技藝的雙重考驗。多次在全國賽事中獲得佳績,他告訴記者:“真正的功夫藏在平時,只有在日常練好基本功,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
實訓樓里有一面榮譽墻,一張張照片見證了呂國平和同伴們在技能大賽中的風采以及四建集團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成果。20余人分別榮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三晉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特別是申艷豹、申紅瑞二人,在2024年全國住房城鄉建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砌筑項目中獲第一名(金牌)和第四名,實現了我省在全國一類賽中金牌零的突破。這一成績的取得,源于企業持之以恒推進產業工人素質提升,通過構建匠心傳承+梯隊培養,將工匠精神融入企業發展血脈。
近年來,呂國平和四建集團的建設者們征戰多個項目,他們以“毫米級精度、零缺陷交付”為標尺,將匠心刻入每一塊磚石、每一道工序。其中高平神農健康城榮膺建筑行業至高榮譽“魯班獎”;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實訓樓等工程斬獲山西省建筑工程質量最高獎“汾水杯”,成為行業內的質量標桿工程。
一項項精品工程不僅是呂國平和建設者們以磚石砌就的文明坐標,更是產業工人用雙手筑就城鄉巨變的時代強音。暮色中,實訓樓里燈火通明,呂國平俯身磚石前示范,年輕學員凝神,瓦刀起落間,不僅是技藝和匠心的傳承,更是新時代產業工人為山西建造品牌標注新高度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