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8日在上海開幕。
開幕當日,由上海京劇院演員藍天主演的京劇《智取威虎山》,作為首場參評劇目在上海大劇院上演。“梅花競放 戲聚東方”,5月8日至21日,涵蓋11個戲曲劇種及話劇、舞劇等不同戲劇藝術門類的17位演員,將為廣大戲劇愛好者奉獻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戲劇盛宴。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自1983年創辦以來至今已走過42年的光輝歷程。
本屆入圍終評的演員呈現出劇種多樣化、地域分布廣的特點,涵蓋了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湖南、江蘇、福建、浙江、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涉及京劇、昆劇、河北梆子、秦腔、曲劇、婺劇、錫劇、湘劇、蒲劇、柳子戲、臺州亂彈以及舞劇、話劇等多種戲劇表演藝術門類。
本屆梅花獎報送劇目要求堅守戲劇本體和中華美學精神,糾正戲劇界長期存在的“舞美大制作泛濫”“泛劇種化”“題材同質化”以及“排一臺扔一臺”等不良傾向。入圍終評的劇目充分體現了“三并舉”原則,既有整理改編傳統戲,也有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
在評選工作中,首次開辟了民營劇團的申報通道,把中國劇協民營戲劇工作委員會列為申報單位,讓更廣大的民營戲劇力量參與評獎有了制度保障,其中一名民營院團的演員成功入圍本屆終評。
同時,評審工作充分考慮到戲劇門類的多元性、地域的廣泛性、劇種的多樣性、行當的豐富性,為全國不同領域的戲劇人才搭建廣闊的展示平臺。在堅持藝術標準的基礎上,提倡報送不同戲劇藝術門類、不同戲曲行當和未獲得過梅花獎的地域、劇種的演員參評。入圍本屆終評的劇種不僅有全國性或省級大劇種,還包含了柳子戲、臺州亂彈等稀有劇種,其中臺州亂彈是第一次入圍終評。
以人才培育為根本,本屆梅花獎為戲劇表演人才健康成長開辟通道。入圍本屆終評的35周歲以下青年演員共有5位,是自2015年獎項改革以來最多的一屆。
本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除了17臺終評劇目集中展演外,還將推出34場演前導賞,終評演員們將陸續走進基層、走進校園等,開展各具特色的藝術導賞活動。
為進一步提升梅花獎在市民群眾中間的影響力,本屆梅花獎終評劇目展演采用市場運營與惠民公益相結合的方式。組委會拿出總票數中的30%,作為公益低價票,價格在30至80元不等,覆蓋全部17場演出。
本次活動由中國文聯、中國劇協、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記者李晉榮、顏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