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國家數據局發布《關于全面推行以專項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的通知》,各?。▍^、市)專項信用報告應至少涵蓋行政處罰(含簡易程序作出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和刑事裁判(犯罪記錄)等信息。
開展以專項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違規記錄的證明(以下簡稱“信用代證”)是使用基于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匯集的各領域違法違規信息形成的專項信用報告,替代多個行政機關單獨出具的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
通知明確,“信用代證”的適用對象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經營主體,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信用代證”工作拓展至社會組織和自然人。
省級信用牽頭部門要與相關部門加強協同聯動,按照“應替盡替”原則,將涉及出具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的領域全部納入替代范圍,鼓勵探索信用承諾制,支持信用主體對暫未覆蓋領域的違法違規情況主動承諾,并建立履約踐諾跟蹤機制,明確虛假承諾的信用主體不再適用“信用代證”。
通知強調,建立專項信用報告跨省互認機制?!靶庞弥袊本W站要與省級信用平臺網站建立信用信息互聯互通機制,按照相關數據共享標準向各地區共享非本地區的信用主體基本信息,為實現專項信用報告跨省互認提供支撐。(記者王云杉)
國家發展改革委 公安部 國家數據局關于
全面推行以專項信用報告替代有無
發改財金〔2025〕5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公安廳(局)、數據管理部門,國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間信息中心:
開展以專項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違規記錄的證明(以下簡稱“信用代證”)是使用基于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匯集的各領域違法違規信息形成的專項信用報告,替代多個行政機關單獨出具的有無違法違規記錄的證明。這不僅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惠企便民的重要舉措,也對提升行政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一些地區充分挖掘信用數據價值,創新實施“信用代證”改革,積累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件事一次辦”服務,現就全面推行“信用代證”工作通知如下。
一、夯實專項信用報告數據基礎
各省(區、市)專項信用報告應至少涵蓋行政處罰(含簡易程序作出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和刑事裁判(犯罪記錄)等信息。對地方政府產生的相關信用信息,各省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以下簡稱“省級信用牽頭部門”)要會同數據管理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數據共享標準,加強相關信用信息的歸集共享;對中央國家機關產生的相關信用信息,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給省級信用牽頭部門。按照“誰產生、誰負責”原則,強化數據質量管理,建立數據異議反饋、核查修正機制,持續提高數據的全面性、真實性、準確性。對于已修復的信用信息,專項信用報告應予以展示,并標注“已修復”。
二、明確適用對象和應用范圍
“信用代證”的適用對象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經營主體,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信用代證”工作拓展至社會組織和自然人。
省級信用牽頭部門要與相關部門加強協同聯動,按照“應替盡替”原則,將涉及出具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的領域全部納入替代范圍。鼓勵各地探索信用承諾制,支持信用主體對暫未覆蓋領域的違法違規情況主動承諾,并建立履約踐諾跟蹤機制,明確虛假承諾的信用主體不再適用“信用代證”。
省級信用牽頭部門要積極擴大專項信用報告應用范圍,依法依規拓展應用場景,在行政審批、招標投標、企業融資、申請優惠政策等事項中推廣“信用代證”。同時,要優化提升專項信用報告的適用性,支持信用主體根據應用場景需要自行選擇報告涵蓋的時間和領域,支持報告使用方依授權查詢和真實性核驗,防止信息使用不當損害各主體合法權益。除報告使用方有明確要求外,專項信用報告涵蓋時間范圍原則上不超過五年。
三、暢通專項信用報告查詢渠道
“信用中國”網站集中公示各地區專項信用報告查詢渠道,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便利。省級信用牽頭部門要依托省級信用網站,建立專項信用報告查詢專區,根據專項信用報告模版(見附件)完善本地區報告版式,公布相關辦事指南和操作流程,完善查詢、下載、咨詢、投訴等服務功能,免費向社會提供服務。同時,各地要設置政務服務窗口、一體化智能自助終端等線下查詢、打印信用報告渠道,為不方便網上辦理的相關主體提供便利。
四、建立專項信用報告跨省互認機制
“信用中國”網站要與省級信用平臺網站建立信用信息互聯互通機制,按照相關數據共享標準向各地區共享非本地區的信用主體基本信息,為實現專項信用報告跨省互認提供支撐。需要信用主體提供其他地區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的,各地要明確認可相關地區出具的專項信用報告,不能再要求信用主體重復提供相關證明。對于其他地區信用主體需要辦理本地區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的,省級信用牽頭部門要積極為其查詢、下載專項信用報告提供便利。
五、完善信息異議處理機制
省級信用牽頭部門要建立專項信用報告異議申訴機制,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信用主體認為專項信用報告中的信用信息內容有誤或者對信用修復結果存在異議的,可以通過省級信用平臺網站提出異議申訴。省級信用牽頭部門收到異議申訴申請后應及時推送給數源單位,督促數源單位及時核實相關情況,并將申訴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給申請人。
六、強化工作任務落實
各地區要于2025年9月底前全面開展“信用代證”工作,省級信用牽頭部門要建立跨部門協同推進機制,定期對實施進度、實施效果開展跟蹤評估,推動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實現“一份信用報告代替一摞證明”。加強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嚴肅查處泄露、篡改、毀損、竊取信用信息等行為。采取多種形式做好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面向企業和群眾做好政策宣傳解讀,確保信用主體充分知曉和享受便利,營造知信、守信、用信、護信的良好社會氛圍。
附件:專項信用報告版式
國家發展改革委
公 安 部
國 家 數 據 局
202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