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資訊中心 > 時政要聞
 

資訊中心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堅持兒童優先發展和最有利于兒童的原則,按照保障基本、優化服務、維護權益、促進發展的工作思路,加強科學分類,強化精準識別,有效提升困境兒童福利保障水平。

  《意見》提出,要不斷完善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六大體系建設。一要夯實基本生活保障體系,加大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優化基本生活保障方式,豐富基本生活保障內容,構建“物質+服務”多元保障格局。二要優化醫療康復服務體系,加強困境兒童醫療保障工作,細化醫療救助措施,提升康復服務水平。三要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保障困境兒童均等接受教育服務,加強特殊教育服務,完善教育幫扶措施。四要構建心理健康關愛服務體系,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宣傳,開展心理健康監測評估,及早發現困境兒童心理行為異常情況,及時高效轉診幫扶。五要筑牢人身安全保護體系,防范打擊侵害困境兒童合法權益的行為,對遭受侵害的困境兒童加強救助保護措施,同時,積極預防困境兒童不良行為。六要健全法定監護責任體系,強化家庭監護責任,完善國家監護制度,發揮兒童福利機構監護支持作用。

  《意見》明確,要提升基層基礎服務能力,完善兒童主任等基層兒童工作者激勵保障措施,合理安排困境兒童福利保障有關經費,切實推進人財物等力量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要加強法規制度和信息系統建設,推進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試點工作,完善困境兒童精準監測摸排機制,加強部門間數據信息共享,實現精準服務管理。要促進社會力量參與,推動困境兒童需求與慈善組織服務有效對接,推動公眾通過慈善幫扶、志愿服務等方式關心關愛困境兒童。

  《意見》強調,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將困境兒童福利保障作為重要民生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加大投入力度,統籌做好相關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

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

國辦發〔2025〕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困境兒童福利保障水平持續提升,生存、發展、安全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同時在公共服務供給、心理健康關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為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兒童優先發展和最有利于兒童的原則,按照保障基本、優化服務、維護權益、促進發展的工作思路,加強科學分類,強化精準識別,不斷完善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體系、醫療康復服務體系、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心理健康關愛服務體系、人身安全保護體系、法定監護責任體系,有效提升福利保障水平。

二、夯實基本生活保障體系

(一)加大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健全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加強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統籌銜接。將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中的重病、重殘兒童參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

(二)優化基本生活保障方式。推動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申請“跨省通辦”。優化最低生活保障申請程序,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流動兒童家庭異地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或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認定工作。在急難發生地為符合條件的困境兒童提供臨時救助。

(三)豐富基本生活保障內容。聚焦困境兒童差異化需求,推動基本生活保障內容從物質保障向精神關愛、維護合法權益拓展,構建“物質+服務”多元保障格局。對符合居住地住房保障條件的流動兒童家庭,通過提供公共租賃住房或者發放租賃補貼等方式保障基本住房需求。

三、優化醫療康復服務體系

(四)加強醫療保障工作。穩妥推進流動兒童在居住地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加強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管理服務。放寬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兒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時間限制,及時辦理參保手續并繳費的,按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五)細化醫療救助措施。分類落實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資助政策,全額資助孤兒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困境兒童實際救助需求和醫療救助基金支撐能力,完善分類救助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可按規定在年度救助限額、救助比例上對困境兒童適度傾斜,對孤兒、納入特困供養或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困境兒童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可按比例進行救助。

(六)提升康復服務水平。增加殘疾兒童康復服務供給,強化早期篩查、干預和康復。優化殘疾兒童康復設施布局,加強康復救助定點機構管理,保障提升康復服務質量。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推進醫療衛生機構、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等加強資源共享和協作支持。

四、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

(七)保障均等接受教育服務。完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流動兒童入園入學政策。加快將流動兒童納入居住地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范圍。以公辦學校為主將流動兒童納入居住地義務教育保障范圍。常態化精準開展控輟保學。

(八)加強特殊教育服務。全面推進殘疾兒童融合教育。推動各地規范送教上門服務標準和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推動特殊教育學校在兒童福利機構設立特教班,支持有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設立特殊教育學校,按規定落實特殊教育經費。

(九)完善教育幫扶措施。加大教育救助力度。通過減免保教費等方式,保障適齡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對義務教育階段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按規定發放助學金、生活補助,減免相關費用。對符合條件的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在讀困境兒童,按規定發放助學金、免除學雜費。鼓勵各地多渠道開展困境兒童助學工作。

五、構建心理健康關愛服務體系

(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宣傳。配齊配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足開好心理健康課程。鼓勵學校為有需求的困境兒童針對性開展教育引導和心理疏導。深化醫教協同,積極宣傳普及心理健康衛生知識,提供心理咨詢服務,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科普宣教,幫助老師、家長等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知識,引導家庭、學校、社會攜手對困境兒童加強人文關懷。加強基層兒童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培訓。

(十一)開展心理健康監測評估。健全兒童心理健康監測評估標準,科學設計和使用符合困境兒童特點的問卷、量表等測評工具。組織力量開展困境兒童心理健康監測,指導兒童主任等入戶走訪困境兒童,重點關注其學業壓力、家庭變故、經濟困難、合法權益保障等情況。指導學校加強困境兒童日常心理健康監測評估。及早發現困境兒童心理行為異常情況,做到早發現、早防范、早干預。

(十二)及時高效轉診幫扶。暢通家庭、學校、社區、社會心理服務機構等向專業醫療衛生機構轉介就醫的通道。強化醫療衛生機構的專業協作和支持,健全心理健康服務與轉診網絡。對經過治療后回歸社區、學校的困境兒童,指導社區、學校強化日常關愛服務。

六、筑牢人身安全保護體系

(十三)防范打擊侵害權益行為。預防和依法嚴懲對困境兒童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對教唆、脅迫、誘騙、利用困境兒童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依法從嚴懲處。完善落實反家庭暴力制度。織密扎牢校園安全防線。加大強制報告制度執行力度,強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

(十四)加強救助保護措施。依法保障遭受侵害的困境兒童及其監護人的訴訟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合法權利。加大對遭受侵害困境兒童的關心關愛力度,推動落實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疏導等綜合救助保護。對因遭受侵害暫時無法在原成長環境中生活學習的困境兒童,應予妥善安置。

(十五)積極預防不良行為。堅持預防為主,及時發現、制止、管教困境兒童不良行為。強化家庭責任,指導監護人對失管失教困境兒童進行教育引導、勸解管教,提高家庭教育訓誡制度、家庭教育指導令、督促監護令的執行率。指導學校加強對困境兒童的法治和預防犯罪教育。

七、健全法定監護責任體系

(十六)強化家庭監護責任。指導督促困境兒童監護人依法履行撫養、教育和保護義務,加強親情陪伴。構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增強監護人監護意識和能力。加強對留守兒童委托照護情況的監督,督促被委托照護人履行照護職責。

(十七)完善國家監護制度。依法健全民政部門臨時監護和長期監護措施。加強對因突發事件導致監護缺失的困境兒童救助保護工作。依法做好打拐解救兒童、流浪兒童救助保護和安置工作。完善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兒童成年后安置政策,加強戶籍遷移、就業幫扶、住房保障等支持。

(十八)發揮兒童福利機構監護支持作用。深化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推動將縣級兒童福利機構養育兒童向地市級及以上機構移交。依托部分高水平兒童福利機構建設兒童養育和康復性區域示范中心,構建以國家級區域示范中心為引領、省級區域示范中心為骨干、市縣級兒童福利機構為補充的綜合服務體系,促進資源均衡合理分布。拓展兒童福利機構社會服務功能。支持國內家庭收養殘疾孤兒,殘疾孤兒被收養后延續享受相關保障政策。擴大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服務覆蓋面,為困境兒童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八、強化要素保障支撐

(十九)提升基層基礎服務能力。建立完善與常住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困境兒童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推動困境兒童服務設施建設,強化村(社區)“兒童之家”、服務驛站等基層陣地功能。深化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通過現有資金渠道合理安排困境兒童福利保障有關經費,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用于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按規定支持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完善兒童主任等基層兒童工作者激勵保障措施,加大培訓力度,強化履責意識和能力,推進規范化、專業化建設。健全完善兒童福利機構收入管理和激勵機制,合理保障人員薪酬待遇,將照護、特教、醫護、康復人員納入教育、衛生健康等領域職稱評定、評先評優范圍,加強相關人才培養。切實推進人財物等力量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

(二十)加強法規制度和信息系統建設。深入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及時制修訂困境兒童權益保障相關法規制度,細化完善困境兒童分類標準。推進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試點工作。完善困境兒童精準監測摸排機制,健全數據庫和工作臺賬,加強部門間數據信息共享,實現精準服務管理。規范困境兒童個人信息使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二十一)促進社會力量參與。有效發揮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在困境兒童關愛服務中的優勢作用。深入實施“愛心媽媽”結對關愛困境兒童行動,提升工作精準化、規范化水平。培育和規范相關領域社會組織,推動困境兒童需求與慈善組織服務有效對接。加強宣傳引導,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傳承弘揚恤孤慈幼傳統美德,強化全社會保護兒童合法權益意識,推動公眾通過慈善幫扶、志愿服務等方式關心關愛困境兒童。

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將困境兒童福利保障作為重要民生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加大投入力度,統籌做好相關工作。深化部門協調聯動,民政部門要強化牽頭作用,各有關部門要結合職責抓好本意見落實,確保落地見效。

國務院辦公廳 ?? 

2025年5月7日

(本文有刪減)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村妓,亚洲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亚洲人人玩人人添人人
亚洲一区精品人人爽人人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 色婷婷久久综合极速 | 亚洲导航一区二区 | 亚洲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人成视频 |